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枣庄职业学院干部师生收看开幕会直播,认真聆听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两会的胜利召开在学院内引发热烈反响,师生们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展开深入讨论,畅谈心得体会,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和投身职业教育事业的强烈使命感。
枣庄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枣庄职业学院农工党支部主委、智能制造系教师赵新岳: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今年全国两会,政策将如何进一步发力以推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以及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将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我将立足本职工作,紧盯职业教育改革方向,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提升教学水平。我将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我还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平台,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基层支部主委,我将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参政议政,通过持续调研撰写高质量提案,更好地服务枣庄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枣庄职业学院教授,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张良:作为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指导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全国两会教育议题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这与职业教育改革方向高度契合。在指导学生备赛过程中,我们依托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省级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艺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推动校企在办学、育人、就业等方面深度合作”要求的生动实践。未来,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对接岗位要求,借助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重构教学场景,为培养更多支撑中国智造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枣庄职业学院副教授,山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二等奖、思政课教师李敏: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我们的春苗就是学生。何其幸运,能够在生生不息的国度面对永远十八岁的青春。引领不断迭代的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的自信何在?两会中提到的议案提案,不论是建议将免费学前教育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是建议设立百亿AI应用技改基金,都让我们感受到国家人民对建设教育强国的用心用情。时代在召唤,教师要先行。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努力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一辈子当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用教育家精神赋能自我,不遗余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枣庄职业学院君山书院讲师杨为:全国两会期间,职业院校创新打造“车间课堂”“实训室直播间”,百万师生在机床轰鸣声中实时关注政策强音。两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激励着广大职教工作者继续前行,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通过深化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技能成才、强国有我”,这既是当代职教人的铿锵誓言,更是技能报国时代的壮美注脚。作为职教工作者,我们深刻感受到教育改革的温度,同时也深知重任在肩。奋发有为、创新实干,在产教融合的深水区蹚出新路,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职教力量。
枣庄职业学院化工与制药系,应用化工技术,2021级五年一贯制,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金奖选手闫语:作为世赛金奖选手,我深刻体会到全国两会关于教育的部署为职教学子点燃的技能报国梦想。政府工作报告中“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蓝图,与我们在实验室中攻克环保卫士福美钠的合成、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实践高度契合。备赛期间,学校引入联泓新材料等龙头企业真实项目,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为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站在新起点,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在环保、橡胶、污水处理等领域持续突破,用实验室里的创新火花点亮“技能报国”的青春征程,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新时代工匠的化学能量。(信息来源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