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大思政课”建设要求,打破传统课堂局限,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感受工匠精神的时代魅力,3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走进工匠文化博物馆,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


在博物馆内,授课教师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生动的语言,带领学生们穿越时空,领略中华工匠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国工匠文化历史年表,到奚仲造车、鲁班技艺、墨子科技等巨匠的传奇故事;从北辛遗址出土文物见证的远古智慧,到中兴公司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开拓贡献;从古代工匠技艺文献的传承,到工匠制度的意义剖析,再到借助鲁班锁造型投影呈现的古代发明创造,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了工匠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学院班墨奚匠心文化师生成果。

学生们不仅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场馆展品,还积极参与了互动体验环节。他们亲手尝试了非遗工艺制作过程,亲身体验了工匠们在日常工作中的艰辛与乐趣。通过实践,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工匠精神所蕴含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以及执着专注、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内涵。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工匠精神,厚植文化自信,激发爱国情怀,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讯员 丁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