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3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冬琳老师与纪委办公室陈思琦老师打破部门壁垒,联袂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德廉教育专题课。
此次课程以“崇德尚廉·知行合一”为主题,通过跨部门协同、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生动诠释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理念以及协同育人的教育观点,实现了理论深耕与实践浸润的双向赋能,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活力。


此次课程也突破了传统思政课单兵作战模式,创新采用“双师同堂、角色互补”的教学设计。高冬琳老师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从《论语》“为政以德”到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脉络,系统阐释了德治与廉政的辩证关系,将课程融入学科视角。陈思琦老师则从纪检监察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近年来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典型案例,以“以案说纪、以案明法”的形式,剖析了“微腐败”、学术不端等问题的根源,推动学生实现“思想认知—价值判断—行为选择”的升华,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山东省第二届“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主动发挥所长。两位老师一“理”一“实”、一“古”一“今”的讲授,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穿透力,又凸显了纪法教育的警示性,既实现了思政课程与纪检资源的有机贯通,又凸显“大思政”兼容并蓄的格局。
本次德廉教育专题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纪委办协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实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从“单线灌输”向“多元共治”的转变。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部门协同、盘活育人资源,推动纪检监察“严”的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的追求与青年成长“实”的需求深度融合,打造更多“有灵魂、有血肉、有筋骨”的思政金课,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 (通讯员 高冬琳 季昊)